网贷行业超5000家平台已“爆雷”
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诞生,撞开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时代洞门。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理财端,就是从此时萌芽、崛起。
平台数最多的时期,多达3000多家,以每天1到2家上线的速度,疯狂增长。
它们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势不可挡。
作为撮合借贷双方的中介平台,P2P网贷一度成为互金行业中里的“扛把子”,先后成立了近7000家平台,成为创业平台数量最多的互金子行业。
2018年,4月中旬百亿级平台善林金融的爆雷,推到了网贷行业连环炸的多米诺骨牌,紧接着,唐小僧、联璧金融、牛板金、投融家、钱爸爸……一连串不绝于耳的“雷声”。而随着行业最大的第三方平台网贷之家的关联平台投之家被立案侦查,市场的焦虑情绪更是到达顶点。
在经历了2018年的爆雷潮、股价腰斩潮、裁员潮、去金融化等一系列剧变之后,互金行业剩下一地鸡毛。连监管层也注意到了这种变化。“短短几年时间,怎么会让人感觉到一提互联网金融就好像是骗子,或者有很多的骗子混入其中?”在12月份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提出疑问。
或许,正如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提出的疑问“有很多的骗子混入其中”
要知道,P2P行业的本质,就是“吸储”。
而在此之前,吸储和放贷,到底掌握在谁的手中?
银行。
在中国,这是最为强大而顶尖的金融机构,背靠国家,管理得密不透风。
金融服务的单一化和垄断化,给了网贷行业难能可贵的时代机遇。
当时我们听到最多的故事和言论,就是:普惠金融,让小白也能享受到理财服务,是传统金融的补充。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金融以往是服务顶尖人群的产物,大量老百姓的金融需求,难以释放。
P2P的出现,就像是金融行业撕开的一道口子,让厚重的金融壁垒,得到一个切入核心的秘密通道。
吸储,这个曾经“至高无上”的权力,被以高科技、互联网的名义,下放到民间机构。
此时,整个行业吸引了大批精英进场。
华尔街归国精英,传统银行翘楚,都试图紧紧握住这一时代机遇,并将其视为金融行业的转捩点。
但是,精英来了,牛鬼蛇神也来了。
这个“无上”的机遇和机会,开始被闯入的逐利者和投机者,搅得浑浊不堪。
一些人群为了自身利益,非法经营,从而吸引投资者来投资,最后卷钱跑路。
一些平台挪用投资者的资金来用于经营公司其他项目。最后
投资者资金到期无法提现,导致平台资金链断裂,无法维持,
最后公司倒闭!
还有的是恶性竞争,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了与其他公司竞争,不顾其他后果放款给用户,最后用户逾
期还款。导致公司资金链断链,无法继续经营,从而导致公司崩盘、倒闭。
从最初被创业者和风投竞相追逐的风口,到如今“谈互金色变”,不过短短四、五年时间。12月份刚刚赴美上市的360金融,其高管在上市典礼上自嘲道,现在在外面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互联网金融的,并呼吁媒体和社会不要“一棍子打死”,多给予一些鼓励。
总结:虽然互联网金融行业管理不健全,但还是有一些正规的
金融平台,所以投资理财需谨慎!